2011年2月28日

再生能源要有新思維



先看一則新聞

MADRID (AP) — Spain will lower highway speed limits, cut train ticket prices and use more biofuel under an emergency energy-saving initiative because of soaring oil prices brought on by unrest in Libya, an official said Friday. The Libyan rebellion has sharply reduced exports from the oil-rich nation, and about 13 percent of the oil Spain consumes comes from Libya.

整個北非中東這回的動亂,起源原因來自於中下階層無法負擔快速暴漲的糧食行情而產生的。糧食價格高漲的原因很多,天氣不穩定,投機客炒作,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生質能源的生產對食用糧食產生排擠效果,因為生質能源需要原料如玉米等,原本就是重要的食用糧食,將糧食移為生質能源的使用,自然讓糧食缺乏的狀態進一步惡化。現今利比亞動亂未熄,西班牙卻要提更生質能源的使用率,頗有傷口上灑鹽的態勢。

也就是全世界應對所謂的生質能源有新的思維和看法。在提倡生質能源的同時,要考慮到糧食的排擠效應,甚至更應進一步考慮到耕地的排擠效應。而不是只是單純的將用來食用的糧食移來生產生質汽油,否則世界類似的動亂恐將一波接一波。

近來已經開始有生質能源公司考慮到這一點,開始利用貧脊的山坡地種植油脂含量高的麻瘋樹來提煉生質汽油,或是利用近海養殖技術來培育海藻,進而提鍊生質能源,這或許是未來我們在提倡生質能源的同時,需要做更深入考量的地方。

2011年2月27日

利比亞讓義大利曝險部位大增



利比亞的石油出口部位,其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巨大,比起站世界石油總產量12%的沙烏地阿拉伯,4.9%的伊朗,2.7%的伊拉克,利比亞的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2.1%。加上已經動亂的埃及(0.8%)和突尼西亞(0.1%),也就是目前整個受到影響的產量約為3%左右。這其實是個很小的數字,比起蘇伊士運河危機,世界產量驟減10%,伊朗革命的7%和兩伊戰爭的6%比起來,其實只有之前危機的一半。但是為什麼引起世界金融市場的動盪? 為什麼我們也一再呼籲減股加債,盡量躲開這一波金融市場的動盪??

整個2011年世界面對最大的兩個挑戰有二,其一是糧價高漲帶來新興國家的壓力,其二是歐債問題有可能內化成歐洲的金融系統風險,影響歐洲金融系統的穩定。但是目前看起來,因為地緣的關係,這兩大風險,有進一步結合為一的可能性,也就是因為義大利等地中海南歐諸國,之前於利比亞的投資,恐有血本無歸的可能,經濟有可能受創,復甦有可能趨緩,歐債的問題就變得更加的嚴重,在歐債還債高峰期即將到來的這個時刻,主權違約風險價差恐怕將進一步攀升,這對歐洲已經頗為脆弱的金融系統,又將是另一大打擊。而對於世界而言,這也將是短期三個月內無法擺脫的惡夢,我們預估,世界諸國的股市將至少修正到四五月,才有進一步止穩的可能,這也是我們今年一月以來,一直呼籲減少股票持有,增加債券部位的原因。

2011年2月17日

再論石油和替代能源

之前在舊文【中東的危機與機會】一文中,我提到:

就是替代能源的需求,替代能源的價值其實和油價亦步亦趨,當油價便宜的時候,替代能源需求就變低,當油價走高,替代能源的需求就會再度顯現。
以下是全球替代能源指數,大家可以明顯的發現,在2009年九月之前,替代能源價格和石油價格變動幾乎同步,只是2009年九月之後走勢很明顯的不如石油,這一次中東危機,有機會引起替代能源補漲機會。

這裡面,有另外一點我想要補充的。透過rolling window的方式來觀察這兩個指數的長期相關係數,我們其實可以觀察出一些pattern。

首先,這兩個指數的相關係數,呈現一底比一底高的趨勢,這樣的趨勢,解釋替代能源價格和石油價格之間的相關係數,越來越高,之前最差的時候,石油和替代能源的相關係數甚至可以惡化的-0.6,但是近幾年來,相關係數最差只會下跌到-0.2,也就是長期來看,這兩個價格指數呈現越來越高度相關的趨勢。

再者,從過去的的pattern看來,當兩個價格的相關係數從低檔反彈,通常相關係數都會反彈到0.8或以上,以目前相關係數只有0.2,反彈的時間長度和反彈高度,都尚有一大段空間。

最後,這畢竟是相關係數,相關係數往上走的趨勢,只是表是替代能源價格走勢和石油的價格走勢,會趨同,並不代表替代能源價格會上漲,因為可能會因為油價下跌,而導致相關係數走高。只是,以目前的國際經濟金融局勢來看,原物料價格的走高,中東的石油危機,美國經濟的復甦,石油下跌的機率並不高,因此,如果預期未來石油和替代能源的相關系數將上揚,那替代能源補漲的機率,遠遠大於石油下跌的機率。


2011年2月15日

台股下半年多頭可為

雖然我們內部的看法還是不變,第一季高點已過(9220),現在正在走B波反彈,反彈高點大約會在8900-8950之間,我們依然建議逢高減碼。不過,長期來說,我們對於2011年的行情還是看好的。

基本上,我們研究團隊統計過去15年世界各國股市的軌跡,發現了這樣的一個圖。



我們約略可以將整個景氣循環過程分成四個階段: 復甦,過熱,停滯性通膨,衰退。然後我們去統計在這些階段當中,投資報酬最高的一些投資標的,我們發現,假設目前台灣的景氣正由復甦慢慢進入過熱階段的話,也就是台灣未來經濟成長動力已經確認,通貨膨脹陰影正慢慢襲來,最值得投資的標的,包含原物料,石油天然氣,工業類股,科技類股。

問題是,妳會質疑,你怎麼確認台灣目前正由復甦慢慢過度到過熱的階段??這個圖型看起來雖然有趣,但是目前位置的標示,卻似乎類似自由心證,沒有一定的邏輯或數字佐證。

為了彌補這個問題,我們研究團隊研究員研究出所謂的投資矩陣,我們統計過去幾十年的台股市值和GDP與M1B的關係,經過統計方法標準化之後,我們找出兩個比例的cut points,藉由這兩個指標,我們可以將整個台股的合理位階,用嚴謹的數字標示出來。



我們也看出來,整個台股一直以來都是用大約六年到七年的週期,作順時針的循環。從圖中,其實我們可以看到,台股在2007年在過熱的階段一整年,在2008年第二季,由過熱轉入停滯性通膨,並且以很快的速度,在下半年進入衰退的階段,一直衰退到2009年一月,正式觸底,然後在2009年下半年正式邁入復甦的階段,而整個2010年則在復甦階段休養生息,並且進入過熱的階段。

也就是2011年,我們預期,將會持續待在過熱的階段,接近12-18個月,因此,雖然我們短線覺得台股漲多需要整理,但是長線來看,台股下半年多頭尚有可為。


2011年2月14日

中國特殊醫材市場

在中國未來125計畫中,最有趣的一項爭議是中國的醫改商機。為什麼會說這是一項爭議??因為以台灣這邊的反應,大家都覺得這具有很大的投資開發商機,機會無限。但是根據筆者和幾位歐美中國基金的實際操盤人談論的結果,看好中國醫改的基金經理人並不多,甚至有人直言,中國根本沒有值得投資的醫改概念股。

這當然引起我的好奇,也和我們的生技醫療專家研究員討論過這個議題。我的答案是,其實兩種看法都對,只是出發點不同。也就是台灣是從開發處女地的角度切入,看的是本夢比。然而基金經理人要的是實際的return,看的是本益比。兩個邏輯不相同,自然結論沒有交集,雞同鴨講。

基本上來說,個人而言,對於中國醫療市場的商機,我還是保持比較正面的看法,尤其是中國意圖擴大內需,利用內需提振的力道來彌補投資減退,以便保持中國high single digit的成長率,中國人民儲蓄率高,如何引導中國人民花錢的慾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中國人民可以心安花錢,什麼叫可以心安花錢?? 經濟學裡面分析人們過度儲蓄的原因,最重要的就是藉由儲蓄來減低未來的不確定性,當一個國家內部缺乏足夠的社會安全福利制度,人們才會過度儲蓄。建構社會安全福利網,醫療保健自然扮演重要的角色。以目前中國的醫療制度,尚屬萌芽階段,對於過去幾十年向來以醫學為升學掛帥,培養大量醫療人才的台灣來說,那潛藏的商機自然是巨大無比。

然而,除了醫院經營之外,另外一個具有碩大商機的,自然是醫材市場。尤其是衛生條件要求進步之後,醫療耗材蘊藏的商機更大。這其實對於製造掛帥的台灣來說,切入的利基點更大,更具誘因。台灣已經有不少製造螺絲釘,鐵釘的工廠,開始切入植牙用螺絲和骨釘等領域,並獲得不錯的成果。

事實上,我在這邊要指出的是,真正具有爆發力的醫材,其實是屬牙醫領域的醫療耗材,在國際醫療耗材分類上,牙醫專用的醫療耗材,占全體的醫療耗材接近20%,其他診科的全部才占80%。而牙醫醫療耗材的共通性大,進入門檻高,其實是值得台灣製造業好好考慮斟酌的領域。

2011年2月12日

外貌經濟學

冬天是變美的季節。越來越多人會利用年末或春節假期,做整型手術。一來是因為冬天陽光弱,有利於術後的復原,而連續假期也避免整型復原的尷尬和窘困。

美麗到底是什麼,向來是心理學家和經濟學家研究的重點之一。心理學家Dr. Langlois將人們的照片合成,然後調查對於照片美醜的看法,驚人的發現,當照片合成的人數越多,由於大數法則,照片中的臉越對稱,大家也會覺得照片中的臉越美麗。這樣的結果,也和經濟學的研究不謀而合,經濟學家研究美國職業球員的臉部對稱性,發現臉越對稱的球員,越受球迷歡迎。

而我們的老祖宗在人相學上也有類似看法,中國古代相法將臉分成三停,上停是髮緣到印堂,中停是印堂到鼻中鬲,而下停是鼻中鬲到地閣。相書有云:【上停長,少吉昌,中停長,近君王,下停長,老吉祥,三停平均,富貴榮顯,三停不均,孤貧夭賤。】古今中外,大家的結論驚人的相似。

對於美,有了一致性的看法之後,經濟學家更想了解的是,美的背後,是否隱含了不為人知的經濟意涵。經研究發現美麗有驚人的影響力,經濟學家Biddle指出,長得比較好看的律師賺的錢,遠比長相普通的律師來的高,而這差距,在私人律師事務所遠比在公家的法律單位更大。不單在律師界,在一般大專院校中,經濟學家Parker也發現,長相比較好看的老師,在學期末評比中,比長相普通的老師,獲得更高的學生評比分數。而Pfann研究荷蘭的廣告公司,得出公司CEO的長相越好看,公司的獲利越高這樣的結論,而且CEO相貌對公司的額外邊際貢獻,遠高於公司付給CEO的Bonus。

以貌取人的情況,不只國外有,台大經濟系教授駱明慶,研究美貌和候選人得票率關係,發現在台灣選區都市化程度越高,美貌對候選人得票率的影響越大。

除了先天的容貌之外,經濟學家也發現後天的妝扮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Hamermesh發現,上班女性花費在自己外貌打扮上的報酬率約為15%。而想辦法讓自己看起來光鮮亮麗,也將讓政客當選機率大大的提升。再再驗證俗語【佛要金裝,人要衣裝】的道理。

然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研究報告同時指出,外表光鮮的俊男美女,當被公司發現不適任或能力不足時,所受到的嚴厲處分,會是一般人的兩倍。這也告訴我們,在變漂亮的同時,加強自己本職學能,才是職場上成功的不二法門。


義大利酒標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雖然在紅酒的世界裡,酒的評比機制行之有年,評比的機構和專業品酒人輩出,不過品酒這檔事原本就不容易標準化,不同的品酒師常有不同的品味,相同酒莊出產的酒,給不同的品酒師打分數,就會有相當的差距。舉個例子來說好了,號稱不世出的澳洲天才釀酒師Ben Glaetzer的成名作品AMON-Ra。




當初在Robert Parker 100分的推波助瀾之下,席捲世界,連日本漫畫【神之雫】都曾以這酒為主角,後來接替Parker品評澳洲酒的品酒師Jay Miller,給的分數也不錯,約略在98分上下波動。但去年Jay Miller被Parker流放,新的品酒師(名字忘了),直接將Glaetzer大作貶為95分,讓很多酒界的人不以為然。因為以Glaetzer才34歲的青壯年,分數接連下降,可能性很低,唯一的可能就是品酒師個人品味不同,導致分數如此大的波動。

這也告訴我們,飲酒口味是非常個人化的,與其全然相信品酒師的品評,不如相信自己的舌頭。然而品酒的基本功,就是要從讀懂酒標開始,可惜多數人對於這樣的基本功下的努力並不夠。

葡萄酒酒標困難度,來自於各個國家有不同的認定和理解,因此,解讀酒標必須針對不同的國家做解讀,進而做橫構面的比較,這樣才能夠貫通了解。台灣品評葡萄酒已經變成商場交際的利器之一,因此,在這邊我想針對我對葡萄酒的一些看法,做一些分享。

先介紹比較容易入門的義大利酒酒標。義大利酒酒標通常會有以下幾項資訊,酒廠的名字,有時會有葡萄園的名字,年份和等級縮寫。等級縮寫大概會分成四種

1. Vino Da Tavola
2. Vino a Indicazione Geografica (IGT)
3. Vino a Denominazione di Origine Controllata (DOC)
4. Vino a Denominazione di Origine Controllata e Garantita (DOCG)

歐盟有認定歐盟各國有品質酒產區,也就是所謂的QWPSR (Qualify Wine Produced in a Specified Region)。在法國叫AOC,西班牙叫做 DOC 和DO,德國叫做QbA 和Pradikatswein,葡萄牙稱DOC。在義大利則稱為DOC和DOCG,DOCG因為條件更嚴格,所以通常就成為義大利酒最高等級的保證,而通常義大利DOCG的酒,也會在瓶子上方有粉紅色的紙環做為辨識。




次一級的當然是DOC,而再更次之的就是Vino Da Tavola,就是餐酒的意思。

這邊比較要提出來一講的是IGT(Vino a Indicazione Geografica)這一個等級,雖然他通常被排名在DOC之下,但是這並不代表IGT的酒就比較差,IGT其實是後來新城立的一個評比等級,以便彌補當初沒有被劃入品質酒產區,卻可以產出品質優異酒的區域。因此,如果不想花大錢來挖寶義大利酒,IGT的酒可以一試,通常可以找到不少品質優異,卻價格低廉的義大利紅酒。

有時你看義大利酒標上,會特地標記Riserva,這表示這酒有遵守一定的義大利政府要求做窖藏,不過義大利在窖藏上面的分項比較不清楚,並不會告訴妳窖藏年份,用新的橡木桶還是陳年橡木桶窖藏,更不會告知裝瓶後存放的時間有多長,需要透過其他資訊的閱讀才能進一步取得。

2011年2月10日

再平衡再管制的機會與挑戰(2)---中國的三搶政策

電影投名狀中,趙二虎(劉德華)帶領著站滿山頭的弟兄,高呼『搶錢、搶糧、搶娘們』的一幕,讓許多人印象深刻。今年這個三搶政策,或許剛好可以代表中國在面臨再平衡壓力之下的新政策趨勢。

整個中國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國際熱錢預期人民幣升值之下,前仆後繼的湧入,如何疏導這些熱錢,不要讓熱錢在中國境內作亂,成了中國財政官員最大的挑戰。

之前人行行長周小川曾經提出所謂池子理論,要將熱錢圈在池子當中,不過這想法雖然有趣,不過可行性不大。台灣當初在75-77年之間,也意圖希望將熱錢圈在股市當中,不要流入社會引發通貨膨脹。不過後來引發股市的全民運動,導致開盤漲停鎖住,中午大家相約吃魚翅的台灣錢淹腳目,那個令老一輩懷念不已的高消費高通膨光景。因此以台灣過去的經驗來看,中國意圖將熱錢圈住的想法,過於一廂情願,實際上不甚可行。

因此,近來中國政府官員改弦易張,開始鼓勵中國公司往海外進行投資或是併購,以便消耗國內熱錢。這也引發了中國企業和中國地方政府開始往海外尋找投資併購機會的熱潮。也就是,我在這邊大膽的預測,2011年將是中國企業海外購併元年,將有大批的中國公司四出獵取購併對象---搶地,搶糧,搶銀行。

搶糧搶地,主要的目要就是為了因應原物料和糧食價格的飛漲,中國急需建立未來取得原物料和糧食的長期管道,所以收購各國的土地和礦產,就變成了中國最重要的戰略目標之一。而搶銀行呢,主要是為了因應人民幣的國際化,人民幣的國際化是中國大戰略的方向之一,但是過去日圓快速升值後患無窮的歷史經驗,中國在人民幣的國際化上,將放緩腳步,初期將以人民幣區域化和人民幣國際小額兌換為主。而且中國銀行在國際經營上面的經驗不足,所以跨到海外的腳步上會相對謹慎,初期也將藉由購併海外金融機構來提升自己的海外競爭力。因此,【搶地,搶糧,搶銀行】將成為今年中國企業海外購併的主力大戲,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2011年2月9日

通膨初期的台股投資

中國人民銀行兔年開始就出其不意宣佈升息0.25%,啟動利率上升列車。基本上來說,今年整個新興市場,面臨最大的問題自然是原物料價格上漲的通膨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預期,整個新興市場,將面臨雙率雙漲,油價推升,原物料行情持續攀高的情勢。

而在這樣的情勢下,我們預期整個台股的走勢,有機會複製2006-2007之間的走勢,尤其是2007年的走勢,很可能在今年再度重演。

我們回頭檢視2006-2007年,那時整個世界開始調漲利率,油價緩步走高,這驅動了台股原物料和相關景氣循環類股的漲升動力。包含食品,水泥,鋼鐵,營建,橡膠,塑化,在那兩年,都有超過100%的報酬率,漲幅相當驚人。

而如我在【中東的危機與機會】一文所提到的,石油價格的飆升,其實引發綠能和替代能源的需求,在2006-2007年之間,石油價格漲了一倍,替代能源指數卻漲了一倍半,漲幅比油價更為驚人,因此在油價開始攀高,景氣開始復甦的這個時刻,太陽能相關類股和LED等具有節能概念的產業,也是值得大家的關注。回頭檢視2006-2007年之間,太陽能類股漲幅高達188%,而LED類股也有110%的驚人漲幅,相關節能類股值得大家留意。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銀行相關類股。要知到利率上漲,對於銀行類股是絕大的利多,尤其是以消費金融為主力的相關銀行金控。然而,在2006-2007年之間,台灣的銀行產業因還深陷在雙卡打銷呆帳風暴當中,錯過了一整個2006-2007年的大行情,然而近來,台灣銀行體質大幅改善,各種指標都顯示出資產品質非常的健康,當升息循環再臨的這個時刻,台灣銀行將有絕佳的契機,在股價上做大規模的提振,這是本回通膨升息循環再臨,台股最大的黑馬。

更重要,今年和2007年一樣,都是總統大選的前一年,這也讓投資人增添更多的利多想像空間。我們預期,台股將有機會在第四季挑戰相對高點。

這也符合我們去年以來一再強調的,整個2011年來看,上半年看傳產,下半年看電子。整個上半年,台股將是金融傳產領軍的一年。而電子股則要靜待下半年美國景氣進入有感復甦,才有補漲的機會。


2011年2月8日

ADS model

ADS model 是由美國費城聯準會經濟學家和賓州大學的教授,一起發展出來的一套即時美國經濟景氣預測。因為美國公布的經濟數據很多,而且公布的週期不一,甚至很多時候經濟數據相互牴觸,沒有辦法統一解讀,因此幾位經濟學家決定將所有的經濟數據統合在一起,製造出一個即時(甚至可以追蹤到每一天)的經濟指標數據。現在,也正式納入美國費城聯準會的追蹤指標。

我們實際的使用了一下ADS 指標,發現這個指標對於美國的股票市場和經濟狀況的掌握程度相當的好,具有相當的領先性,因此,我們會固定在這個blog中,定期為各位做追蹤報導。

解讀:
因為ADS指標是每日的指標,波動的幅度有時太大,干擾項太多,不容易看出趨勢,因此我取他的每個月平均值作為觀察重點,並取12個月移動平均,來作為長波段趨勢的展望。從圖中大家可以看到,ADS指標在2009年一月領先落底,二月開始翻轉上揚,美國股市其時也差不多在三月開始反彈。在2009年四月出現黃金交叉。十二個月平均則在2010年五月正式彈到0以上,並維持在零以上已經八個月。表示美國景氣已經正式進入溫和復甦的階段。




不過這邊比較讓人疑慮的,是十二個月移動平均目前接近零軸,雖然到三月之前尚無跌破0的可能,但是一旦往下跌破橫軸,美國股市可能會進入盤整期,時間估計會在三月底四月左右。


2011年2月6日

再平衡再管制的機會與挑戰(1)---亞幣投資商品的崛起



自從金融海嘯以來,整個國際經濟金融趨勢,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最大的變化,當然是人們對於國際經濟金融制度的看法,出現了變化。金融海嘯以前,主流經濟思想是自由經濟,小政府,自由貿易,但在金融海嘯之後,主流經濟思潮慢慢往新凱因斯靠攏,這也帶出了未來國際經濟金融的兩大趨勢,我稱為兩個R—Re-balancing(再平衡) 與 Re-regulation(再管制)。

這兩大趨勢有時候並不完全是無關,在某些時刻是相輔相成的。最近聽到幾個同行的消息,發現美國有不少的投資公司,今年以來的首要計劃,都是不約而同的想要擴張他們在亞洲,尤其是香港的據點。這與再管制與再平衡的邏輯思維不謀而合。

為什麼美國公司今年都打算擴大香港的據點? 首先,美國投資界過去那個沒有管制,橫衝直撞的年代已經過去,取而代之的是對投資界的仇視(被怪罪成金融海嘯的禍首之一),越來越嚴格的管制,這對於投資是很綁手綁腳的,出走的念頭因此就大了起來。問題是,要走到哪邊去? 亞洲在這回金融風暴受傷最輕,看起來前途大有可為,更重要的是,過去靠著製造業崛起的亞洲,面對西方國家的壓力下需要更平衡的發展模式,金融業,服務業將會是下一個發展的重點。

這是最近舉辦的亞歐經濟論壇中,發表的一篇論文,裡面有一張表,我覺得非常有趣,值得大家參考。



從這個表當中,大家可以看到幾件事情,首先,不管在國際貿易或是PPP調整過之後的GDP,亞,歐,北美已經幾乎鼎足而立。但是,亞洲提供的金融資產,
發行的國際債券,甚至亞幣被納入國際貨幣準備比重中,相對於亞洲在GDP或貿易比重來看,都相對偏低。這其實提供了投資界一個相對優質的切入點,這也是我猜想今年到明年當中,投資界會開始搶進亞洲,發行以亞幣計價的金融商品。 這樣的題材,也值得台灣投資業界密切關注。


2011年2月3日

關注中亞新興勢力

埃及的動亂,除了讓大家開始注意石油海運的安全之外,也開始思考大規模建構洲際型輸油管的可能性。並且將石油蘊藏的眼光,放到中東之外的地區。除了俄羅斯之外,下一個值得關注的,我個人猜想哈薩克大有可為。

首先,哈薩克在石油和天然氣的含量非常的驚人,哈薩克政府也積極發展輸油管和天然氣運輸管線,包含積極建構和中國接軌的天然氣運輸管線。要知道,中國現在積極要發展乾淨能源,但是過度先進的替代能源,比如說太陽能,目前可以量產的發電效率都太差,製造太陽能板過程產生的汙染,甚至更嚴重,除了少數青海,西藏這些地廣人稀,不易產生發電經濟規模的地方之外,可利用的地方不多,反而是目前廣泛受到注目的乾淨能源天然氣,中國的天然氣能源使用量只占整個中國能源的4%,距離一般先進國家的25%有相當大的落差,這將是中國能源政策將來主要的走向,這走向對於哈薩克將會是極大的助益,也就是我們在關注能源產業和能源政策的同時,新興中亞諸國,如哈薩克的崛起,值得我們未來多加留意和關注。



中東的危機與機會

埃及總統穆巴拉克宣布要不在連任。當初突尼西亞的總統是連夜下台,穆巴拉克至今依然不願離開,似想以拖待變,短期之內,中東動亂恐怕還有的等。不過美國已經表態不支持穆巴拉克,穆巴拉克下台看來是遲早的事。

中東危機帶來的,不只是一個嶄新的改變,也帶來了新一波的投資機會。

首先,中東危機,第一引發的自然是大家對於石油來源的擔憂。石油價格高漲,第一受惠的其實是俄羅斯。因為就石油生產面來看,俄羅斯和中東是生產替代的關係。再者,俄羅斯整個經濟和石油密不可分,有人曾開玩笑的說,俄羅斯政府的民調滿意度和油價一樣,油價如果是100美金,俄羅斯政府的滿意度就是100,如果油價是20美元,那俄羅斯政府的滿意度就剩下20。

再者,就是替代能源的需求,替代能源的價值其實和油價亦步亦趨,當油價便宜的時候,替代能源需求就變低,當油價走高,替代能源的需求就會再度顯現。
以下是全球替代能源指數,大家可以明顯的發現,在2009年九月之前,替代能源價格和石油價格變動幾乎同步,只是2009年九月之後走勢很明顯的不如石油,這一次中東危機,有機會引起替代能源補漲機會。




第三,其實就是中東本身。你會說,那麼大的危機,難道要危機入市嗎? 嚴格來說,我個人是反對危機入市的,不過,就過去經驗來看,一但政治性動亂沒有引發成全面性的內戰,政治危機過後,通常該地股市都會有一波大行情。 由2010年泰國紅衫軍過後,泰國股市開始一飛衝天,漲幅甚至幾乎兩倍。 要知到埃及坐擁蘇依士運河這運輸要塞,歐美諸國的經濟命脈都捏在埃及的手上,絕不可能坐視埃及動亂, 所以埃及發生內戰機會不高,一旦埃及總統下台,政權完成交替雛形,反而會是一個好的買點。不少投資機構都看好,中東豐沛的礦產石油,未來幾年將受惠於國際經濟景氣的復甦,這樣的政治動亂,正好提供了投資人在回檔之後,再一次由底部進場的大好機會。


2011年2月2日

為什麼要定期定額?

為什麼要定期定額?

在我還很年輕的時候,閱讀過不少關於理財的書籍,有些會鼓吹投資人用定期定額的方式來做投資,其舉的理由都是,當股價下跌的時候,定期定額會讓你在更低的股價,購買到更大的額度,這樣可以有效率的往下攤平。

這樣的說法很不能說服我,首先,如果知道要下跌,那為什麼不等候股價落底再行進入? 如果相信將買賣金額一年切成十二等份來購買會是個比較好的想法,那切成24等份,36等份會不會更好? 何況往下攤平本身就違背了很多投資大師的【決不往下攤平】的觀點,因此,對於定期定額,我以前抱持的非常懷疑的態度。

後來年紀漸長,投資的經驗多起來之後,我終於體會了定期定額的奧義。在講這個奧義之前,講個公司內部投資單位為儲備幹部出的考題:

成功投資最重要的要素為
(A)理性
(B)感性
(C)紀律

答案是(C)

投資要成功最重要的要素,是紀律。能夠屏除自己的情感,有紀律的投資,這是最困難的。為什麼? 因為投資最大的敵人不是市場,而是自己,因為股市上漲或下跌的心魔驟起,貪婪和恐懼永遠是投資最大的敵人。

那要如何征服打敗貪婪與恐懼這兩個投資大敵呢? 其實紀律就是一個很大的利器,靠著嚴格執行的紀律,去抵抗貪婪和恐懼,而定期定額就是執行紀律最好的方法之一。比如在面對近乎是百年一見的2008年金融海嘯的過程中,如果繼續執行定期定額的人,幾乎都可以在2009年年中左右,脫離虧損,轉虧為盈。以新興市場為例,如果你是在2008年一月,也就是新興市場股市最高點進入的,假如你一開始就執行定期定額(比如你每個月投資一千美金),你會在2009年八月就轉虧為盈,如果持續執行,到現在的獲利已經高達三成多。




如果你一開始就以十倍的數字單筆買入,然後每個月固定以十分之一單筆的金額,固定做定期定額(比如你一開始先投資一萬美金,然後每個月定期定額1000美金),你會在2009年十月開始轉虧為盈,到今天獲利也逼近三成。




也就是這百年一見超級金融災難,嚴格執行紀律的人,不需要忍耐太久就可以享受擊敗市場的豐碩果實,反而是如果你在最高點買進,然後因為大空頭而放棄紀律執行的人,到今天為止,所有的投資都還在虧損當中。嚴格執行紀律的重要性,在這樣的空頭肆虐中,更顯得彌足珍貴。

有人會說,那為什麼不等待股票落底之後,在大筆買進? 這樣獲利不是更豐碩? 當然,可是,根據我個人的投資經驗,在投資當中,試著去猜測底部,風險其實更大,很多時候你以為那是底部,但常常事後一看,卻只是在半山腰而已。舉個例子,很多人在2008年三月海嘯發生初期,美國第五大的券商+投資銀行貝爾斯登面臨倒閉的時候,就大膽的猜想這應該會是底部,因為比貝爾斯登更大的四大投資銀行(包含雷曼兄弟),面臨這樣的風險,都紋風不動,2008年三月應該會是回檔底部,因此很多投機客在2008年四月初跳進去,四月初到五月底,果然有一波像樣的反彈,但是不幸的,經濟局勢在六月之後急速惡化,也就是現在猛然一看,2008年四月,不只不是底部,連到達底部的一半都沒有。也就是試圖去猜想金融市場的底部,是件非常困難,且風險很大的事情。

多數的投資人沒有這樣的能力,也不具備這樣的風險承擔程度,而面對大空頭的下跌時,也常常被恐懼所籠罩,這時候,強迫自己嚴格執行事先就設定好的投資紀律,不但事後驗證連百年一見的金融海嘯,都可以在短短的不到兩年內轉敗為勝,更是戰勝自己心魔的不二投資法門,這也是我一直推薦的原因。

聲明

本blog文字純屬本人個別研究心得,不代表本人服務公司之意見。
本blog刊載的所有訊息、資料、條件、限制及敘述會不時變更。所有訊息及資料包括文字、圖片、連結及其他内容是按“當時”或“當時有效”的實際情況發佈,本人與公司不保證有關訊息及資料的準確性、合適性及完整性,亦明確聲明不對其中之錯誤或疏漏負責。本blog對任何證券、基金及他項投資所發表的意見或觀點並不預示該證券、基金或他項投資的未來或可能之表現。訊息中可能含有任何國家、市場及企業的未來之發展或財務表現的前瞻性言論,該言論只屬推測,而實際情況或結果可能有所偏差,讀者應對其相關性、準確性及充分性自行作出評估,並對有關評估進行認爲需要或適合的獨立調查。本blog所發表的任何意見或估計皆出於一般性原則,不得視爲專業意見而依賴之。本人或所屬公司不對任何依賴本網站訊息、意見及估計行事而蒙受損失的讀者、人士或群體負責或保證。